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23种设计模式(5)-适配器模式
阅读量:7013 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本文共 189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

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角色:

目标(Target)角色:这就是所期待得到的接口,也就是这类的接口是符合我们要求的。

 

  源(Adapee)角色:我们要使用的接口,但是这个接口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也就是现在需要适配的接口。

 

适配器(Adaper)角色:适配器类是适配器模式的核心。适配器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显然,这一角色不可以是接口,而必须是具体类。

 

分类:

1,  类适配器模式

class Adaptee {             publicvoid specific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特殊请求,这个是源角色");    }} /*这个是目标角色,所期待的接口*/ interface Target {             publicvoid request();}

   现在想要实现这个Target接口,但是不想重构,想要用上已有的Adaptee类,这时可以定义一个适配器类,继承想要使用的类,并且实现期待的接口。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Target{         publicvoid request() {                   super.specificRequest();         }}

 

这样,使用适配器类和实现目标接口就完成了计划,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使用特殊功能类,即适配类                   Targetadapter = new Adapter();                   adapter.request();         }}

 

2,  对象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类关联已有的Adaptee类,并且实现标准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再需要继承。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privateAdaptee adaptee;         publicAdapter (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adaptee;         }         publicvoid request() {                   this.adaptee.specificRequest();         }}

 

我们可以想到,此时输出结果和类适配器模式是相同的,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argetadapter = new Adapter(new Adaptee());                   adapter.request();         }}

区别: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不是使用继承关系连接到Adaptee类,而是使用委派关系连接到Adaptee类。

 

优点:

 

复用性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那么通过适配器模式就可以让这些功能得到更好的复用。

 

扩展性

在实现适配器功能的时候,可以自由调用自己开发的功能,从而自然地扩展系统的功能。

 

缺点:

    过多的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比如,明明看到调用的是A接口,其实内部被适配成了B接口的实现。所以适配器模式不适合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它,它是一种补偿模式,专用来在系统后期扩展、修改时所用。

 

适用场景:

 

1、已经存在的类的接口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2、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使得该类可以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协同工作;

 

3、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而不需要对其进行子类化来匹配接口。

 

4、旧的系统开发的类已经实现了一些功能,但是客户端却只能以另外接口的形式访问,但我们不希望手动更改原有类的时候。

 

小结:

 

适配器模式不适合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它,它是一种补偿模式,专用来在系统后期扩展、修改时所用,适配器模式更像是一种补救措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wp520lmg/p/7991813.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tps 和 qps的区别
查看>>
OAF_开发系列17_实现OAF数组应用Vector / Hashmap / Hashtable / Arraylist(案例)
查看>>
与继承相关的一些重构(二)
查看>>
22 UI_布局之线性布局-动态生成与LayoutInflater
查看>>
关于三元运算符的一个问题
查看>>
11.04T1 枚举
查看>>
滑雪 记忆化搜索简单模型
查看>>
生成随机字符串 可以用在项目上作为 单号之类的
查看>>
简单的 canvas 翻角效果
查看>>
window 7 下面解决修改hosts文件
查看>>
android笔试题二
查看>>
TP5数据库操作方法
查看>>
qu(判定操作序列)NOIP模拟 数据结构判断 模拟
查看>>
Linux杂学
查看>>
更新SVN时提示要清理,但清理失败,乱码得解决方案
查看>>
连接mysql数据库,创建用户模型
查看>>
Nhibernate总结(一)查询返回指定字段
查看>>
Uva 10106 - Product
查看>>
Uva 101 - The Blocks Problem
查看>>
Eclipse 调试Bug之使用断点的七大技巧
查看>>